【挑戰廈門鐵人三項】——一場「爆呔、爆汗、爆笑」的旅程
一場旅程的開始,往往藏着命運的小幽默。
原本想搭高鐵優雅地前往廈門,結果被一台忠實(但極具存在感)的公路單車搞到改搭飛機。畢竟要是高鐵不給寄,難道要我一路踩去嗎?
✈️ Day 1:飛抵廈門,爆呔迎新
10月30日抵達廈門,剛進酒店放下行李,立馬開啟「鐵人拼裝大作戰」。
比起上次在台東手忙腳亂,這次組裝速度宛如進化版。
結果——人生就是這樣——剛下樓試踩兩步,啪!爆呔!
我懷疑這條內胎可能熬不過上次訓練的心理陰影。
幸好是在試車時發生,不然比賽變退賽。我立刻打開手機叫了「貨拉拉」——感謝這位鐵人背後的物流英雄——送我去最近的單車店修理。
修好後不忘再踩回酒店順路「環測」賽道,一切歸位,心情平復,
晚上用一桌家鄉小炒好好慰勞自己,香得像是「回歸補血大餐」。
🏊♂️ Day 2:領包、試水、被浪教育中
早上九點去領選手包,結果獲得一個實用的多功能背包,瞬間覺得報名費回本了一半。
現場拍照打卡是一定要的——畢竟「沒上傳就沒發生」。
下午到海灘試水。
海一看就不太平:浪濤滾滾,狂風亂髮。剛下水,腦子裡全是《投奔怒海》背景音,
簡單游950米就上岸懷疑人生。
晚上提早吃飯休息,因為明天要挑戰113公里。想到這組數字,連飯都咬得比較慢。



🚴 Day 3:比賽日,挑戰113km
凌晨4:15起床,像個半夢半醒的運動員。
6點放好轉項物資,7點精英組出發——太陽剛升起,畫面美得像動畫開場。
我們8點起步。上星期剛跑完長榮馬,被鞋「背叛」還創下個人最慢紀錄,這次只求不死在浪中。
游泳尚可,單車表現亮眼——廈門的賽道平得像抹了黃油,一踩就順。
但到了跑步階段,真是「跑到懷疑人生」。大太陽底下一邊跑一邊撇水降溫。
最後一公里看到手錶上「可能Sub 7!」字樣,腎上腺素瞬間衝頂,
咬牙狂衝,超越若干同樣快要融化的跑者——
最終以6:58完賽!
一舉PB成功(上次Challenge Taiwan 7:34),
我想,我的游泳與單車都進步了,
跑步嘛……「進步的空間」依然廣闊 😅


🍔 Day 4:觀戰日&吃貨回歸
今天換朋友比賽51.5 km,我負責當啦啦隊兼攝影記者。
天還沒亮,我就提車送同行者到起點。
隨後買個麥當勞早餐,坐在海邊看日出。微風、海浪、香氣四溢的薯餅——完美。
整個上午忙着幫朋友拍照、錄影、加油,差點比自己比賽還累。
大家都跑出好成績,中午立刻舉行「慶功宴」。
下午部分人返港,我和餘下朋友夜遊中山路,
邊吃潮汕牛肉火鍋邊感嘆人生。人均不到HKD$100,划算得像是運動員福利。


🌊 Day 5:吹風散步,賽後回歸
最後一天,我們在海灘散步。
風特別大,浪特別狂,心情特別平靜——
幸好比賽當天沒這天氣,不然 Sub 7 可能直接變「Submarine」。
現場仍可見工作人員清理賽事痕跡,
整條賽道恢復原貌,真的令人佩服。
廈門的賽場又平又廣,氣候宜人,是PB的福地。
短短幾天,我不只是完成一場比賽,
更像是參加了一場「運動版的修行」。
鐵人三項不單是體能的挑戰,也是一場對爆呔、爆汗與爆笑的修煉。

結語:
鐵人不是天生的,是靠修補、加速、再爆一次爆呔鍛造出來的。
下次Challenge?不知道在哪,但我肯定還會帶著那口氣(和那條新內胎)出發。
 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
